最近發現府城廟宇常有整修,或許因為建築物壞了需要修復,但是發現更多的是神像的重新粉面。
廟宇的靈魂是神像 ,因為靈感才會發展出金壁輝煌的廟宇建築。
台灣廟宇經歷過日治時期被毀壞許多神像 ,但先民們偷藏留存的古神像是歷史塊寶 。對岸經歷過文革 ,連匠師都沒了 。
台灣神像就是多了莊嚴跟長期煙燻的神韻 …
可是不知道為啥 ?近來眾多的廟宇開始把古神像歷史的韻味抹去 ,只能在往日的照片回憶了 。
以祀典武廟鎮殿關帝來說,個人蠻喜愛武廟建築風格以及神像風格,但是在2017年12月發現神像有裂痕後,廟方決定去維護修復。這也不是錯,但修復有需要讓神像抹去歷史的痕跡?
修復的團隊以藝術品回復原貌的方式把關帝刷的一乾二淨,像新的一樣。
來看看粉面前後的關帝
這是2016年12月去拍攝的照片。
然後今年鎮殿關帝已經變成這個樣子。
這神像變了一個人。不只是鎮殿關帝,連其餘開基神像都被粉的煥然一新。實在是無法接受與認同。
個人看來這已經是毀壞古蹟的作法了,但無奈的是廟宇建築被列入古蹟,而廟宇的靈魂神像卻不是古蹟的一部份?
實在令人難以理解的邏輯跟文資規定。
神像非藝術品,那是信眾的精神寄託以及信仰文化的核心。
在動祂之前,絕對不是以人為因素去決定,是否有必要?是否有經過信仰儀式徵得祂的同意?
另外民間信仰傳說,粉面後的神像將已不是原來的神靈了。
台灣可以保留的歷史文化,廟宇跟神像的信仰文化是很重要的。
這點絕對比對岸中國大陸優質的地方。
對岸廟宇入內是要收門票的。底下是我去對岸旅遊時所拍攝的佛寺神像 …
上海城隍廟
唯一讓人覺得可取的是60甲子的太歲星君,每尊造型不同,但就是少了神韻。
底下是新疆烏魯木齊市的大佛寺神像
神像比例以及彩繪一整個怪,比上海的城隍廟更糟糕。
來看看台南的全臺首邑縣城隍廟
正殿神尊莊嚴肅穆
鎮殿城隍爺
速報司城隍爺的幕僚,就像現在地方政府的各局處首長
台灣城隍廟的神像,是不是活靈活現呢?
香火燻的黑黑,又如何?不就是信眾虔誠奉祀以及長年的薰陶的神韻。
大陸廟宇就是一處觀光景點 ,然後擺設神像讓人觀看 …
我們原來比對岸還有看頭的宗教文化資產 ,現在也逐漸消失了。
只能利用時間,然後去紀錄一些未被破壞的神像文物了。